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吏部郎中厅壁记     独孤及
太微五帝星座后十五星曰郎位秦汉之君则而象之

乃建郎中(集作/官) 魏世祖
分尚书曹为六郎各六人今
之吏部魏之选曹也掌选举铨覈以正公卿大夫士郡
吏之品位凡废置之柄官府之序岁终令 (第 4b 页)
    周大将军司马裔碑   前 人
公讳裔字遵胤河内温人也昔颛顼之命始则南正司
天重黎之后又以羲和掌历夏阳适晋得随会而同奔
东海避秦与毛公而俱隐其后金行受命王笋南迁帝
系极于(阙/)图中朝至于江表曾祖楚之晋太傅录尚书
扬州牧会稽文孝王之次子元显之幼弟也元显见害
之后桓玄篡逆之初爰自龆龀客身屠钓河内道左抱

剑长号代郡城前恸悲灵祭江淮志节之士汝颖风尘
之客感激一言咸多依附既而云生伏龟星出鲸鱼太
白经天蚩尤映野公乃收合馀烬泣血登陴临武牢之
关据成皋之坂拥众万家归于魏室魏明元皇帝遥授
平南大将军荆州刺史袭封琅琊郡王尚河内公主命
王承制从宾国之仪于时宋兵凭凌旗鼓侵逼虎牢不
封金墉无援 魏太武皇帝
授王使持节侍中安南大将
军开府仪同三司给前后部鼓吹元戎启行志雪冤耻 (第 5b 页)
氏氏用勋伐赐爵永安公位征东将军定州
刺史征东生万龄官至廷尉谥曰贞廷尉生稽字延平
善左右射学穷金匮之奥 魏世祖
初从平滑台以功授 (第 3b 页)
能相
御身手不能相使由是天下鼎沸奸凶并争宗庙焚为
灰烬宫室变为蓁薮居九州之地而身无所安处悲夫
魏太祖 武皇帝
躬圣明之资兼神武之略耻王纲之废
绝悯汉室之倾覆龙飞谯沛凤翔兖豫扫除凶逆剪灭
鲸鲵迎帝西京定都颍邑德动 (第 13b 页)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
公讳裔字遵胤河内温人也昔颛顼之命始则南正司
天重黎之后又以羲和掌历夏阳适晋得随会而同奔
东海避秦与毛公而俱隐其后金行受命玉笥南迁帝
系极于舆图中朝至于江表曾祖楚之晋太傅录尚书
扬州牧会稽文孝王之次子元显之幼弟也元显见害

之后桓玄篡逆之初爰自龆龀客身屠钓河内道左抱
剑长号代郡城前恸悲灵祭江淮志节之士汝颍风尘
之客感激一言咸多依附既而云生伏鳖星出鲸鱼太
白经天蚩尤映野公乃收合馀烬泣血登陴临武牢之
关据成皋之坂拥众万家归于魏室魏明元皇帝遥授
平南大将军荆州刺史袭封琅琊郡王尚河内公主命
王承制从宾国之仪于时宋兵凭陵旗鼓侵逼虎牢不
封金墉无援 魏太武皇帝
授王使持节侍中安南大将 (第 95a 页)
取之味甚美真腊风土记美人酒于美人口中含
而造之一宿而成尤异今四夷酒以暹罗为第一
南宋时酃酒最有名即魏 太武
得便大进者出衡州衡
阳县以酃湖水造成味极美又其时乌程酒亦美而余 (第 2b 页)
年饿死台城国亦寻灭
此不足以服宪宗心也自宪宗前赫连勃勃画佛于背
迫僧礼拜为雷震死子昌灭佛教身死国灭魏 太武

僧毁寺见弑人手周武帝除佛法次年晏驾子夭国亡
自宪宗后武宗去塔寺亦以次崩无子宋徽宗改佛为 (第 16a 页)
     和亲王弘昼
人君一日万几庶政于是乎待理焉即宵衣旰食犹恐
不及况强敌在外烽火不宁可以自娱哉魏 太武
纳古
弼之规而不以游田荒戒备不以徵发轻农功良有以
也当时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其畋河西也诏以肥马给
猎骑古 (第 5a 页)
弼留守悉以弱马给之 太武
大怒欲斩之官属
惶怖古弼自若呜呼不从君命以弱马给猎骑而君欲
斩之若夫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又当何罪哉古弼 (第 5a 页)


国远虑不畏谴怒诚得古大臣风而 太武
辄从谏如流
虽违己欲卒能自反亦贤矣哉后复畋于山北获麋鹿
数千头欲发牛车五百乘以运之既而曰笔公必不与 (第 5b 页)
我未几弼表果至吁知臣莫如君 太武
之谓也畜君以
爱君古弼之谓也 (第 5b 页)
太武
与古弼能相与有成如此魏虽
偏安一隅居然为万世宗宜哉或曰初畋于河西知肥
马之备不虞而下诏欲给之复畋于山 …… (第 5b 页)
与而快己欲耶曰二者皆非也其所行之者不胜其私
也后之不果者悔巳之过也若夫存尝试之心则 太武
为矫情饰诈之人而苟怀冀其幸或与之之念则必有
怙过遂非之事矣读史者平心观之而不为之惑可也
若夫刻薄居心 (第 6a 页)
 已成之习已定之心矣如此其于守成持□何有

  承华事略卷第三
   听政 元魏太武帝焘
少聪明大度既立为太子明元帝诏临
朝为国副主以长孙嵩宿德旧臣历事四世功存社稷
奚斤辩捷智谋名闻遐迩安同 (第 11a 页)
  梁(武帝/) (邵陵王纶/) (沈约/) (任昉/) (萧子显/)
  陈(文帝/) (徐陵/) (沈炯/)
 卷二十七
  北魏 (太武帝
详文成帝/北海王 元晖) (孝文帝/张普惠) (任城王澄韩/韩麒麟)
   (显宗/之) (孙 (第 6b 页)
策若乃缮完故
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巳数逢其害此最下策也(按汉承/秦焚书)
(之后诗书放失至文帝时尚书始出 武帝
访求遗经然/后六经之文备然当文帝初洛阳贾谊巳能诵诗书属)
(文称于郡中矣意其所诵者别自冇本或秦所未焚 (第 40b 页)
    (疏/)
自丧乱以来儒学尤寡今处学则阙朝廷之秀仕朝则
废儒学之俊昔咸宁太康永嘉之中侍中常侍黄门通
洽古今行为世表者领国子博士一则应对殿堂奉酬
顾问二则参训国子以弘儒训三则祠仪二曹及太常

之职以得质疑今皇朝中兴美隆往初宜宪章令轨祖
述前典 世祖武皇帝
应运登禅崇儒兴学经始明堂营
建辟雍告朔班政乡饮大射西阁东序有河图秘书禁
籍台省有宗庙太府金墉故事太学 (第 13a 页)
    (州刺史文帝/与书诫之)
汝以弱冠便亲方任天下艰难家国事重虽曰守成实
亦未易隆替安危在吾曹耳岂可不感寻王业大惧负
荷今既分张言集未日无由复得动相规诲宜深自砥
砺思而后行开布诚心厝怀平当亲礼国士友接佳流
识别贤愚鉴察邪正然后能尽君子之心收小人之力汝
神意爽悟有日新之美而进德修业未有可称吾所以
恨之而不能已已者也汝性褊急袁太妃亦说如此(太/妃)

(义恭母 武/帝
袁美人)性之所滞其欲必行意所不在从物回改此
最弊事宜应慨然立志念自裁抑何至丈夫方欲赞世
成名而无断者 (第 4b 页)
   (二十一年天下中分为南北朝国号曰魏传十二/世至孝武帝西迁分东西又历三世自道武帝至)
   (恭帝四年凡一/百七十一年)
    太武帝(讳寿姓拓跋氏明元/帝长子道武帝孙)

(第 4a 页)
   (二十一年天下中分为南北朝国号曰魏传十二/世至孝武帝西迁分东西又历三世自道武帝至)
   (恭帝四年凡一/百七十一年)
   太武帝(讳寿姓拓跋氏明元/帝长子道 武帝
孙) …… (第 4a 页)
   颁制诏(太延元年/)
操持六柄王者所以统摄平政理讼公卿之所司存劝
农平赋宰民之所专急尽力三时黔首之所克济各修
其分谓之有序今更不然何以为治越职侵局有紊纲
纪上无定分民知何从自今以后亡匿避难羁旅他乡
皆当归还旧居不问前罪民相杀害牧守依法平决不
听私辄报者诛及宗族邻伍相助与同罪州郡县不得

妄遣吏卒烦扰民庶若有发调县宰集乡邑三老计赀
定课裒多益寡九品混通不得纵富督贫避彊侵弱太
守覆检能否覈其殿最列言属州刺史明考优劣抑退
奸吏升进贞良岁尽举课上台牧守荷治民之任当宣
扬恩化奉顺宪典与国同忧直道正身肃居官次不亦
善乎
  文成帝(讳浚景穆帝长/子 太武帝
孙)
   遣使巡行诏(太安元年/) (第 5b 页)
作前汉书固仆骂洛阳令/种竞竞怒以事捕固固死狱中)
崔浩沽其直以斗暴虏(崔浩作魏史立碑以彰直/笔众谮于 魏太武帝
被诛)皆非
中道左丘明以疾盲出于不幸子夏不为史亦盲不可
以是为戒其馀皆不出此是退之宜守中道不忘其直 (第 15b 页)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
死罪死罪。
伏惟高祖宣皇帝肇基景命, 世祖武皇帝
遂造区夏,
三叶重光,
四圣继轨,
惠泽侔于有虞,
卜年过于周氏。
自元康以来,
艰祸繁兴,
永嘉之 (第 33a 页)
魏太祖 武皇帝,
躬圣明之资,
兼神武之略,
耻王纲之废绝,
悯汉室之倾覆,
龙飞谯沛,
凤翔衮豫,
扫除凶逆,
(第 17a 页)
   (焉/)
夫佛法之兴其来远矣济益之功冥及存没神踪遗轨
信可依凭其敇有司于京城建饰容范修整官舍令信
向之徒有所居止(魏书释老志作佛道论衡济/益作拯济城 邑官作宫)
  太武帝(讳焘字佛狸/明元帝子)
  禁养沙门诏(世祖锐志武功虽归宗佛法而未览/经教深求缘报之意且以司徒崔浩) …… (第 1b 页)
  兴复佛教诏(高宗践/极下诏)
夫为帝王者必祗奉明灵显彰仁道其能惠著生民济
益群品者虽在古昔犹序其风烈是以春秋嘉崇明之
礼祭典载功施之族况释迦如来功济大千惠流尘境
等生死者叹其达观览文义者䝿其妙明助王政之禁
律益仁智之善性排斥群邪开演正觉故前代已来莫
不崇尚亦我国家常所尊事也 世祖太武皇帝
开广边 (第 3b 页)
    同前         沈 约
联翩贵游子侈靡千金客华毂起飞尘珠履竟长陌
    永世乐        魏 收
     隋书乐志曰 后魏太武
平河西得西凉乐 (第 9b 页)
     攻又为姚苌所杀身死国灭云
河水清复清苻诏死新城    宋元嘉中魏地童谣
    南史曰宋元嘉二十七年 魏太武帝
围汝 (第 5b 页)
     南戍文帝遣臧质比救至盱台 太武
已过
     淮自广陵返攻旴台就质求酒质封溲便
     与之且报书云不闻童谣言邪虏马饮江
    (第 6a 页)
  水 佛狸
死卯年冥期使然非复人事尔智
     识及众岂能胜苻坚邪顷年展尔陆梁者
     是尔未饮江太岁未卯 (第 6a 页)